近日,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修訂并發布了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(2024年本)》(簡稱新版目錄),旨在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,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,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、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。新版目錄明確,鼓勵綠色智能運輸船舶,以及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船舶的發展。
據了解,新版目錄包括鼓勵類、限制類和淘汰類。其中,鼓勵類主要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的技術、裝備及產品;限制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后,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和有關規定,不利于安全生產,不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產能力、工藝技術、裝備及產品;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,嚴重浪費資源、污染環境,安全生產隱患嚴重,阻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,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藝技術、裝備及產品。上述三類之外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、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屬于允許類,允許類不列入新版目錄。
700TEU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資料圖/來源: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官方微信
鼓勵類重點包括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等50類產業,新版目錄明確鼓勵適應綠色、智能、安全要求,并滿足國際造船新規范、新標準的船型;液化天然氣(LNG)動力、純電動、燃料電池動力船舶等,甲醇燃料、氨燃料、生物質燃料等替代燃料動力船舶;挖泥船、港口作業船、物探船、鋪管船、起重船、三用工作船、守護船、供應船、海上風電安裝(運維)船、潛水支持船等工程船,海洋調查船、科學考察船、深海試驗船、重型破冰船、醫院船、應急救援船、打撈船、公務船、遠洋漁業捕撈船、遠洋漁業運輸(加工)船、潛水器和無人船艇等。此外,氣墊船、小水線面雙體船、多體船、穿浪船、水翼船、地效翼船等也在鼓勵類之列。
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“普盛海洋牧場1號”資料圖/來源:廣船國際官方微信
在海洋工程裝備方面,新版目錄鼓勵發展深遠海油氣鉆井平臺(船)、生產平臺、 生活平臺、浮式生產儲卸裝置(FPSO)、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卸裝置(FLNG)、浮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(FSRU)等海洋油氣裝備,以及海上風電裝備、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(平臺)、海洋新能源裝備(含潮流能、波浪能、溫差能等),深遠海網箱式養殖平臺、大型養殖工船、大型浮式島礁平臺、深海礦產資源開發裝備、海底數據中心等。
資料圖/來源:江南造船官方微信
值得注意的是,新版目錄還鼓勵郵輪游艇開發制造及配套產業;海底采礦機器人、海底挖溝機等海底礦產資源開發裝備及深海采礦系統、深海立管相關配套系統和設備,水下潛器、機器人及探測觀測設備,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功能化復合材料,艦船上層建筑及內裝用隔熱、防腐、阻燃復合材料;精度管理控制、數字化造船、預舾裝和模塊化、高效焊接、綠色涂裝、超高壓水除銹、智能焊接生產線、智能化分段流水線、智能管子加工生產線等專用綠色智能制造、維修技術與裝備。
此外,新版目錄還明確鼓勵遠洋漁業、人工魚礁、漁政漁港工程、綠色環保功能性漁具示范與應用,新能源漁船,淡水與海水健康養殖及產品深加工,淡水與海水漁業資源增殖與保護,以及海洋牧場等發展。同時,新版目錄還將采用單件組裝式整體造船法建造的鋼質運輸船舶、不符合規范的改裝船舶和已到報廢期限的船舶、單殼油船等列入了淘汰類。
據了解,我國于2005年正式制定發布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》,并于2011年、2013年和2019年分別進行了修訂。此次發布的新版目錄將自2024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
轉載自“中國船舶報”